[旧版入口]
用户登录
按内容
按标题
按作者
中国作家协会主管
机构
服务
会员
文学奖项
新闻
访谈
投稿
直播
艺术
理论评论
文史
科幻
书汇
新作品
世界文坛
民族文艺
网络文学
儿童文学
文艺报
鲁迅文学院
报刊在线
《北京文学》|钱理群:长寿时代养老人生的思考(节选)
中国的养老事业,还处于开创阶段,要真正成熟,并形成自己的特色,至少需要10年的探索和积累。现在刚过5年,就已经初具规模。我们这里所作的也只是初步的总结。期待再过5年,会有更全面、深入的讨论。
《十月》|孙频:天物墟
去年秋天,我终于回了一趟磁窑。 磁窑是地处晋西北深山里的一个小村庄,据我父亲说,那是我们的老家。只是村庄早已废弃,现在已经没有人住了。所以他从来没有带我回去过。
《民族文学》|郭雪波:沙坨里的暖霞(节选)
窝莲头草帽,扣在后脑勺上,弯腰如钩的罗锅,只有这样才能遮阳。 手拄一根榆木杖棍,形成三足鼎立,行动还能利索。前边赶着一头躲进苇荡乘凉的小牛犊,这位老罗锅嘴上“嘿哈”吆喝着,摇摇晃晃走在苍茫的沙坨中。
《芒种》|李晓东:伏羲三题
伏羲,中华人文始祖,创设阴阳太极,一画开天,文明肇启。甘肃省天水市乃羲皇故里,著名遗迹有卦台山、伏羲庙,俱风光秀美,文化昌明,世人景仰。湖南岳阳之平江县天岳幕阜山,亦有伏羲传说,足见伏羲泽被中华之深广远大。
《福建文学》|大解:大海是河流的故乡(组诗)
总有一座山,挡住我的视线。
很显然,在我和落日之间,存在着 一道分水岭。
生死也有明显的界限,
要么沉寂,要么永生。
《小说选刊》|文珍:有时雨水落在广场(节选)
一开始老刘并不是小苹果舞蹈队唯一的男性成员。能光荣地成为万红丛中一点绿,广场舞娘子军的党代表,这事全起因于儿媳一句话。
《星火》|王明新:大鱼
那个电话又来了,我判断。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,那个电话至少打来过十次,但每次都无一例外的没有说话,然后就把电话挂断了。这也是我能记住这个电话的原因。
《芙蓉》|周瑄璞:那人
没想到,这辈子还能坐上一次飞机。 大玻璃外,各式各样的车到处乱跑,扁的宽的、长的低的、拉人的装货的、大肚子的小短脸的,真是好玩,有的从来没见过。
《草原》|傅菲:森林的风度
五月,是南方丰沛的雨季。亚热带湿润季风越过鲲鹏般的罗霄山脉,压在山脉腹地。这一带,江谷平原、盆地、丘陵、高山等盘结交错,河流纵横,湖汊与山塘密布。季风拖着厚厚的云层,到了五峰山支脉,拖不动了,云层如泥石流往下坍塌,哗哗哗,暴雨来了。
《花城》|李约热:家事(节选)
孤儿美珠在广东打工时遇到了后来的丈夫,嫁进了贫穷的八度屯,两人和美的生活却被一场土地抢夺事件摧毁了。丈夫被误伤打死,美珠只能跟随在外打工的儿子拉浪来到了城里,发现拉浪爱上了一个同样在城市打工谋生的女人……
《青年作家》|范稳:城市的酒旗
我们是个酒国,几乎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酒厂。这些酒厂有大有小,大的到数千人的集团公司,小的则可能是仅几人的酿酒小作坊。要说到酒坊,则易让人想起那有些年头的古镇老屋,空气中弥漫着腥甜的酒糟味,小酒铺一家挨一家,陈旧的酒旗在空中招展。
《红豆》|盘文波:合约
幸福来时,躲都躲不掉。毕业季时刻,工作、爱情双丰收。论文答辩也顺利过关,坐等拿毕业证了。
《人民文学》郑彦英:凌云(节选)
两年后,当纽约郊外的松树林里响起那声穿云裂石的长啸,余凌云的泪花里,依稀出现了那趟从意大利飞往中国的航班。
《中国作家》|周大新:在开封为赵佶一叹
身为一个河南人,开封是我常去的城市。每次去开封,只要看到龙亭,看到北宋王朝留下来的遗迹,都免不了在心里为赵佶一叹。唉,赵佶,你该去精研你的书画艺术,而不该去当皇帝呀!
《小说月报》|玉珍:爸爸喝酒的日子(节选)
还不到四岁我就常跟着我爸出去喝酒,我妈太忙了,根本没时间带我,她的工作没我爸自由。大人们拼酒的时候我就在一边玩。有时我爸给我夹一些菜,让我在一旁慢慢吃。
《收获》|葛亮:燕食记(节选)
是的,我原本没有留意到这家上海餐厅。 在此之前,我为了采访“同庆楼”的荣师傅,准备了两个月的时间。但在三天前,我的工作伙伴小湘说,荣师傅出走了。
《湖南文学》|周洁茹:吃时光
许留山可能是唯一出现在我小说里的甜品店,我从来不写甜品店,我的女主角不喜欢吃甜的。 我的女主角总是经过海防道,不是要去海港城,我的女主角不喜欢海港城,而是去九龙公园。
《广州文艺》|吴君:阳光在我正前方(节选)
有半秒钟的时间,陈然然的大脑跳出疑问,那家花店不会是姜艳春开的吧,她那么多金,开什么都有可能。这念头又迅速打消了,原因是陈然然觉得姜艳春不会这么傻,如果是她自己的店,她不可能还要埋单。陈然然很快想明白了,姜艳春炫的不是花,而是财富。个缝隙挤进来,又从一个缝隙挤走。
《芳草》|梁平:暧昧的光影(十六首)
缙云山不在三山五岳排位上,
也从来不觊觎那些与己无关的名分。
身段与姿色与生俱来,一次不经意的邂逅,
都可以成为永远。
《海燕》|杜卫东:飞天落脚的地方
说敦煌是一座艺术的宝库,实在是一句太平庸的赞词了。可是,不平庸又当如何呢?即便聚天下文人之力,竭尽文彩,扯蓝天白云做纸,来尽情描绘敦煌石窟的绚丽与奇巧,怕也是一瓢之于东海吧?
《长城》|王松:王三奶奶考(节选)
吴珂第一眼看到黄乙清,差点没认出来。黄乙清本来是个胖子,吴珂还记得,大约八年前最后一次参加中学同学的聚会,吃饭时跟黄乙清挨着坐,当时黄乙清说,他的体重,净重是170斤。
《钟山》|陈应松:野食(节选)
草木榛榛,鹿豕狉狉……畜禽奔跑在野草摇曳的山谷,在明亮而热烈的阳光洪流中,万物嘶鸣,万喉咆哮,这片遥远的天堂闪烁着华美的人类文明之光。
《上海文学》|李浩:木船与河流
没有人在我曾爷爷的肚子里安排下蛔虫,为什么要建一艘大船,就连我的曾奶奶都不得而知,她知道的只是凡是我曾爷爷决定的事儿她就不能阻拦,就像面对一头疯狂的、已经奔跑起来的公牛,草叶的绳索和干枯的树枝都不可能拦得住它。
《诗刊》|李元胜:无尽的旷野涌向那一团白光
我记得,就在这棵树下
我们讨论过未来
那一句被打断的话
重新想起来时,已经满头白发
《雨花》|陈应松:田野上的石兽
应该是1980年的秋天,我们的船进入大运河。我们运送的是一船三角蚌,是丹阳人在我家乡——湖北荆州湖区购买的,用来养育珍珠。夜泊丹阳,远处的田野上,一轮明月挂在黛青色的天空,大运河像一条晶亮的巨蟒在月光下悄然游动。
《解放军文艺》|徐怀中:活过一回,死过一回(节选)
拂晓时分,部队和房东老乡们都还在“梦见周公”,啬啬和陶东篱必须离开村庄,走出去远远的才行。“夏练三伏冬练三九”,大雪飘飘,北风飕飕,照常在野外开阔地吊嗓子……
《钟山》|钟求是:除了远方
夏天收尾的时候,老远的事也在法官口中收了尾。他领刑两年又六个月。这是个不算狰狞的数字,至少没有滑出我的预估。
《当代》|梁晓声:我和我的命(节选)
二〇〇二年我大二了。 我遭遇了爱情。 某日去上课时,我被一名踏滑板的男生撞着了——通往教学楼的路上行人匆匆,有的同学边走边吃东西。一只尚不会飞的小麻雀不知何时从树上掉在了路上,在学生们的脚步间盲目蹦跳,却少有注意到它的人,谁注意到了,也只不过高抬脚跨过而已。
《江南》|朱山坡:野猫不可能彻夜喊叫
http://www.sczjw.cn/404015/416204/418957/index.html
《黄河文学》|张学东:夜空下(节选)
镇上人心惶惶。 有关刘火的神秘传言还没休止,又有野狼下山伤人的恶性事件传开。如此一来,天色稍一擦黑,人们再也不敢随便出门走动了,家家户户赶紧锁门闭窗,主辅两条街道变得空荡荡的,一到傍晚连个鬼影都见不着,唯独西北风裹挟着沙粒,呜呜地来回乱窜。